-
专家简介
一、基本情况
安祺,1968年出生。1991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系统工程专业,1995年赴日,取得名古屋大学经济学、环境学双博士学位,任职日本银行综合研究所研究员、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和爱知工业大学客座教授。2007年回国,就职于生态环境部(原环境?;げ浚┗肪秤刖谜哐芯恐行?,历任环境经济管理政策研究室高级工程师、国际所国际环境战略研究室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管理分会执行秘书长。期间,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科技部驻外后备干部、科技部创新创业引智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中国投入产出学会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学分会委员等。2017年12月作为中组部团中央第十八批博士服务团成员,挂职陕西省大气污染防治办公室副主任至今。
二、教育培训
1987.9 –1991.7 天津大学 系统工程本科专业
1995.1 –1998.3 名古屋大学 经济学硕士课程
1998.4 –2001.3 名古屋大学 经济学博士课程
2001.4 –2006.3 名古屋大学 环境学博士课程
三、工作履历
1991.7– 1992.12 天津市计划委员会工程师
1993.1– 1994.12 天津市外企服务公司工程师
2001.4 – 2007.9 日本银行综合研究所研究员
其中,2002.4–2004.3 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
2005.4–2008.3 日本爱知工业大学客座教授
2007.11 –今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
其中,2011.10 –2014.12 国际所国际环境战略研究室主任
2015.1–2017.12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管理分会执行秘书长
2017.12–今 陕西省大气污染治理办公室副主任
四、研究项目
环境经济领域
“环境问题与相关政策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及应用”、“产业结构分解分析模型建模及应用” 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计划
“我国环境经济政策总体设计与示范研究”(201109076)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
“绿色增长与低碳城市” TJAP2010-2014
“中国环境与发展展望可行性研究”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1
环境产业领域
“建立重污染企业退出机制研究”环保部
“工业行业贸易产品经济效益与环境代价及相关政策建议”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
“环境技术市场化应用及资金保障机制研究”中日新一期环保合作
“我国燃煤机组脱硫电价政策绩效评估”环保部环境?;と瞬哦游榻ㄉ?/p>
“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与PPP创新实践研究”社会服务
“机动车部件清洁生产与VOCs减排实践”社会服务
绿色金融领域
“绿色资本市场建设和金融手段创新研究”环保部、证监会、IFC、交易所等
“证券市场环境信息公开体系和相关部门协调联动机制研究”环保部
“企业环境责任与环境监管信息市场化研究”环保部
“我国环保投融资体系及国内外比较研究”社会服务
“中国绿色投资研究”联合国环境署
“水污染防治行动资金保障机制”中韩联委会
五、著作论文
安祺.中国环境决策费用效益分析的工具选择及应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7,42(2):22-27
史燕平,刘若鸿,安祺.融资租赁与节能环保投融资[M].科学出版社2015.6.1,中国软科学研究丛书,ISBN 9787030449320
朱缨,安祺,邱致刚《搭建“环保大数据平台”的设想与实践——以银川市智慧环保信息平台为例》.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 2015-08-06深圳
安祺,卢金畅,周玥.上市环保核查制度及其退出后证券市场绿色化要点分析[J].《环境?;ぁ?015(8):43-46
‘China structural change: A new SDA model’“Economic Modelling” No.43 (2014,SSCI)
安祺,冯晓《环境经济动态模型分析》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学分会2013年学术年会2013.10.17
安祺,王飞,李娜〈开放经济条件下能耗与碳排放的测算方法研究及应用—基于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数据的实证分析〉,《环境经济与政策》第四辑2012
原庆丹,沈晓悦,安祺《关于加强安徽省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首届中央国家机关首届公文写作大赛优秀奖2012
王飞,安祺.机电产业的结构分析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J].国家统计局科学研究所《研究参考资料》第84期,2011
安祺,唐若韬《可持续发展投资的实践和对我国环保工作的启示》第七届环境与发展论坛, 2011-09-22,北京
原庆丹,安祺, 王瑶,刘倩.如何完善上市公司环境监管[J]. 环境经济, 2010(11): 30-33
安祺,戚力,唐若韬, 宋加强.怎样规范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和信息披露[J]. 环境经济, 2010(5): 48-53
王飞,安祺《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研究》中国投入产出学会年会,威海2010
任勇,安祺.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关系的趋势分析[J].《环境经济》2009(12):41-44
‘A Study on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Urban Area of China by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Journal of Human Environmental Study”; Vol. 4 No.1, pp61-69, 2006
‘Catch-up and Regional Disparity in Economic Growth: An Empirical Evidence of the Convergence Hypothesis in China Case’, “Forum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Studies”, Vol.30, pp35-50, 2005/09/01
《有限资源与均衡持续发展-政府管理和市场经济的内在机理》(日文) 2002-04科研费补助金,(日本学术振兴会第二种)
Foregin Direct Investment and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Granger Test of Causality between FDI and Regional Labor Productivity in a Pooled Time Series and Cross-section Data Model [in Japanese], The economic science, 2001.9.1, 49(2): 139~155
‘Can Economic Policy Reverse Regional Inequality? Convergence across Provinces in China, 1978 to 2000’《中日两国环境关联财政支出和企业环保投入的宏观经济效果比较研究》,267-286,2003-03,科学研究费补助金(日本学术振兴会基础研究(B1)12430008) 曹凤中
退休干部,研究员,研究领域:环境与经济、绿色发展专家简介
一、基本情况
1938年4月生于北京。曾就读于北京分司厅小学,北京四中。196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毕业后在北京化工六厂工作。
二、工作履历
1980年调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1993年调入国家环境?;ぷ芫只肪秤刖谜哐芯恐行拇邮禄肪潮;ぞ谜叩难芯抗ぷ?。1992年享受国务院津贴。
三、获奖情况
农业生态环境研究 获得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获得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四、研究工作
参加过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国环境?;す芾硖逯频瓤翁獾难芯?。
五、著作
曹凤中 徐云 刘伟生 环保风暴的理性回归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1年出版
六、论文发表
新常态下,急需建立经济发展与环境?;す采?/p>
环境?;ぷ酆厦技哟笾捶Χ鹊乃伎?/p>
“互联网+”将推进生活垃圾资源化技术的发展
环保督察是我国环境管理制度的重要创新等几百篇
-
专家简介
一、基本情况
冯相昭,经济学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先后主持和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欧盟“中欧气候变化管理CLIMA”项目,“中国城市交通温室气体减排的战略研究”,欧盟“中欧CDM促进项目”,“英国PAS2050碳足迹标准跟踪研究”,“重点行业大气污染与温室气体排放协同控制政策与示范研究”,“中国水泥行业碳强度控制路径优化研究”,国家973项目“三可(可测量、可报告及可核实)及可比性问题研究”,“中国交通运输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指南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对策研究”,“中国页岩气开发的环保法律制度研究”,“我国煤制油和煤制气生产的主要环境影响综合评估及其绿色发展对策研究”,“我国煤化工产业污染物排放协同控制对策研究——以煤制烯烃为案例”和“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相关污染物及温室气体减排核算技术指南研究”等数项研究。近年来,出版专著3部,在核心期刊和报纸发表论文50余篇。
二、获奖情况
2013年获环境?;げ炕肪晨蒲Ф冉?项
三、著作
蔡博峰,冯相昭,陈徐梅.交通二氧化碳排放和低碳发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任勇,田春秀,李丽平,冯相昭等. 中国CDM与可持续发展[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冯相昭. 城市交通温室气体减排的战略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
四、发表论文
朱玲,冯相昭,孔佳雯.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CA的煤制油生产过程分析[J].清洁煤技术.2018.2
冯相昭,王敏,吴良.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保护工作协同性研究[J].生态经济, 2018.1
杨宝路,冯相昭.我国共享交通的现状、问题分析与发展建议[J].环境?;?2017.24
王敏,吴良,冯相昭.里约三公约交叉议题谈判进展及应对策略研究[J].气候变化研究进,2017.3
何霄嘉,王敏,冯相昭.生态系统服务纳入应对气候变化的可行性与途径探讨[J].地球科学进展.2017.5
冯相昭,蔡博峰,王敏,王金南,曹丽斌.中国资源型城市CO2排放比较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1
肖翠翠,冯相昭.我国淘汰高排放车辆政策评估——以北京为例[J].环境工程.2016.6
顾阿伦,滕飞,冯相昭.主要部门污染物控制政策的温室气体协同效果分析与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1
王敏,冯相昭,吴良,郭群,朱秋睿,田春秀.气候变化背景下典型草原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J].中国沙漠.2015.11
王敏,刘哲,冯相昭,田春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关系[J].生物多样性.2014.7
杨宝路,冯相昭,邹骥.我国绿色出行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环境?;?2013.23
张银太,冯相昭.城市交通与碳减排[J].城市问题.2013.10
庞军,石媛昌,冯相昭,刘嘉,孙文龙.实施低碳水泥标准的影响及协同减排效果分析[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3.4
周景博,冯相昭,鲍劲,鲁德意.城市湿地呼唤系统性管理[J].环境?;?2013.9
冯相昭.页岩气大开发莫以环境为代价——以美国页岩气开发为鉴[J].环境?;?2012.24
冯相昭,蔡博峰.中国道路交通系统的碳减排政策综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8
滕飞,冯相昭.日本碳市场测量、报告与核查系统建设的经验及启示[J].环境?;?2012.10
冯相昭,王忠武,夏卫国.国际碳排放标准于中国企业之启示[J].环境?;?2011.19
周景博,冯相昭.适应气候变化的认知与政策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7
滕飞,冯相昭,李捷.加强温室气体管理制度建设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J].环境保护. 2011.11
冯相昭,周景博,杨萧语,田春秀.关注湿地水环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宁夏银川阅海湿地案例研究[J].环境?;?2010.23
冯相昭,杨萧语,周景博.极端气候事件使水资源管理面临严峻挑战——西南地区大旱的启示[J].环境保护.2010.7
冯相昭,李丽平,田春秀,尚宏博.中国CDM项目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7
冯相昭,赖晓涛,田春秀.关注低碳标准发展新动向——英国PAS2050碳足迹标准[J].环境?;?2010.3
冯相昭.碳减排,还有哪些潜力可挖?[J].环境?;?2009.23
张婷婷,冯相昭,庞军.国际经验对我国资源税改革的启示[J].环境?;?2009.17
冯相昭.英国应对气候变化新动向[J].环境?;?2009.16
庞军,冯相昭,李雨婷.透视国内外环境税[J].环境?;?2009.6
王雪臣,冷春香,郭志武,冯相昭,邹骥,马珊.气象灾害防御中保险机制应用的探讨[J].自然灾害学报.2009.4
王雪臣,冯相昭.温室气体减排政策浅论[J].环境?;?2009.3
冯相昭,田春秀,任勇.高度重视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关系新动向[J].环境?;?2008.22
冯相昭,邹骥.中国CO2排放趋势的经济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5
冯相昭,邹骥,许光清.中国燃油经济性标准的经济研究[J].环境?;?2008.6
王雪臣,冷春香,冯相昭,邹骥,马珊.长江中游地区洪涝灾害风险分析[J].科技导报2008.1
Feng Xiang-Zhao, Oleg Lugovoy, Qin Hu, Co-controlling CO2 and NOx emission in China's cement industry: An optimal development pathway study [J],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2018.3
Oleg Lugovoy, Xiang-Zhao Feng, Ji Gao, Ji-Feng Li, Qiang Liu, Fei Teng, Le-Le Zou. Multi-model comparison of CO2 emissions peaking in China: Lessons from CEMF01 study [J].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2018.3
Zibin Zhang, Wenxin Cai, Xiangzhao Feng. How do urban households in China respond to increasing block pricing in electricity? Evidence from a fuzzy 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approach [J]. Energy Policy, 2017,105.
Ling Zhu, Xiaoya Li, Xiangzhao Feng, Xinyue Li,Xiuyan Xu.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esoporous graphite carbon, and adsorption performance for benzene [J]. Journal of Porous Materials, 2016, 23 (4).
Yang Yang, Feng Xiangzhao. Policy Option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Urban Transport: Analysis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 Influenced by Different Transport Policies in Beijing [J].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0,8 (4).
Feng Xiangzhao, Zou Ji. Economic Analysis of CO2 Emission Trends in China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8, 18 (3).
Chen Hongfeng, Xiao Pu, Feng Xiangzhao, Li Fen. Public Attitudes Towards Policy Instruments for Congestion Mitigation in Shanghai [J].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8, 6 (3).
耿润哲
高级工程师,战略规划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流域面源和农村研究室主任,理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流域水土环境过程与模拟、流域综合管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geng.runzhe@prcee.org
专家简介
一、基本情况
耿润哲,男,1987年生,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环境法规与体制研究部高级工程师,战略规划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流域和农村面源研究室主任,理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流域水土环境过程与模拟、流域综合管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二、教育背景
2017年9月-2017年11月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美国农业部流域管理与牧草系统研究中心 访问学者
2017年5月-2017年8月 美国阿肯色大学费耶特维尔分校 访问学者
2014年1月-2014年5月 美国阿肯色大学费耶特维尔分校 访问学者
2012年9月-2015年7月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自然地理学 博士
2010年9月-2012年7月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环境科学 硕士
三、工作经历
2015年7月至今 生态环境部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生态环境法治与体制研究部 助理研究员/高级工程师
2014年7月-2015年1月 北京市国土资源局信息中心 主任助理
四、研究工作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项目.农业源污染物入水体负荷核算方法及系数体系构建(NO.2110399),2018年1月-2020年12月.技术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饮用水源地非点源污染最佳管理措施多尺度协同优化配置研究(No.41601551),2017年1月-2019年12月.项目负责人
广东省“十三五”环境?;ぶ卮笳呶侍庋芯?广东省十三五农村环境治理对策研究,2016年1月-2016年12月.项目负责人
国库项目.城市环境质量分区管控技术方法与政策、体制机制研究,2016年1月-2016年12月.技术负责人
国库项目.农村环境?;ぬ逯苹谱酆细母镉氪葱?2016年1月-2016年12月.技术负责人
环境保护部第三批城市环境总体规划试点项目.贵安新区环境?;す婊∟O.YGCQ-GGQY-201418),2015年2月-2017年3月.技术负责人
环境保护部第三批城市环境总体规划试点项目.贵安新区城市环境总体规划(NO.YGCQ-GGQY-201418),2015年2月-2017年3月.技术负责人
国家外国专家局中长期出国培训项目.流域水土环境污染物控制措施的量化评估与分析研究(SN20160467012),2017年5月-2017年11月.参与
联合国妇女署项目.中国社会性别视角的气候变化脆弱性研究,2015年9月-2016年12月.参与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我国流域水环境?;し芍贫绕拦溃?013ZX07602-002),2013年1月-2016年12月.参与
五、发表文章
Runzhe Geng, Peihong Yin, Andrew Sharpley. A coupled model system to optimize the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for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control. 2019,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20(20): 581-592.
耿润哲,梁璇静,殷培红,王萌,周丽丽.面源污染最佳管理措施多目标协同优化配置研究进展.生态学报,2019(08):1-8
耿润哲,殷培红,马茜.以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的贵安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虚拟.中国环境科学,2018,38(05):1990-2000.
Runzhe Geng, Xiaoyan Wang. An improved export coefficient model for priority area identification and load estimation under different hydrological year in Miyun Reservoir Watershed, Beijing, China. 2017, Fresenius Environmental Bulletin, 26(7): 4808-4816.
Runzhe Geng, Peihong Yin, Qianru Gong, Andrew Sharpley, Xiaoyan Wang. BMPs optimization to improve the economic viability at farm scale in upper watershed of Miyun Reservoir, Beijing, China. 2017, Water,9,633; doi:10.3390/w9090633.
耿润哲,殷培红,马茜. 基于关键源区识别的饮用水水源?;で芯? 2017,环境科学研究, (03):329-339.
耿润哲,殷培红,原庆丹. 红枫湖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区划. 2016, 农业工程学报,(19):219-225.
耿润哲,王晓燕,庞树江,殷培红. 潮河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关键因子识别及分区. 2016, 中国环境科学, (04):1258-1267.
马文静,王晓燕,耿润哲. 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水量调节研究综述. 2016,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02):87-92.
耿润哲,王晓燕,庞树江,赵雪松. 非点源污染最佳管理措施成本-效益分析研究综述. 2016, 环境科学与技术, (09):103-111.
Runzhe Geng, Xiaoyan Wang, Meng Fande, Andrew Sharpley. Spatially-distributed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framework to control phosphorus from agricultural diffuse pollution. 2015, PLOS ONE, DOI: 10.1371/journal.pone.0130607.
Runzhe Geng, Xiaoyan Wang, Andrew Sharpley. Developing and testing a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Tool for estimating effectiveness of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control. 2015,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74 (4): 3645-3659.
Runzhe Geng, Xiaoyan Wang, Andrew Sharpley, Jie Yin. Phosphorus 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s from a Small Headwater watershed of Miyun Reservoir of Beijing, China. 2015, Fresenius Environmental Bulletin, 24(12): 4425-4434.
耿润哲, 王晓燕, 段淑怀, 杨华, 南哲. 小流域非点源污染管理措施的多目标优化配置模拟. 2015, 农业工程学报, 31(2):211-220.
耿润哲, 李明涛, 王晓燕, 庞树江. 基于SWAT模型的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对面源污染的影响. 2015, 农业工程学报, 31(16):241-250.
耿润哲, 张鹏飞, 庞树江, 王晓燕, 马文静. 不同气候模式对密云水库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影响. 2015, 农业工程学报, 31(22):240-249.
陈永娟, 庞树江,耿润哲, 王晓燕, 鲍林林.北运河水系主要污染物通量特征研究. 2015, 环境科学学报,35(7): 2167-2176.
-
专家简介
一、基本情况
郭红燕,1977年生。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环境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环境社会治理、环境信息公开、环保公众参与及环境社会风险评估与防范。曾主持或作为子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和部级课题、国际机构课题30余项,多次主持和参与编写国家环境信息公开、公众参与、社会组织等政策规范性文件;撰写或参与撰写著作8部,发表文章30余篇,撰写政策专报近20篇;多次组织和参加国内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作主旨发言;兼任北京大学经济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客座教授等。二、教育培训
2017.6.25-7.08 英国环境共治与环保公众参与能力建设培训
2013.6.17-6.28 加拿大温哥华西蒙弗雷泽大学环境与发展管理培训
2010.6.01-8.31 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 访问学者
2008.7-2010.10 北京大学 环境经济学 博士后
2005.9-2008.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循环经济 博士
2002.9-2005.7 山西财经大学 国际金融 硕士
1996.9-2000.7 山西财经大学 经济信息管理 本科三、著作
《环保公众参与的实践与探索》编写组. 环保公众参与的实践与探索,中国环境出版社,2015年11月(作为编写组成员之一)
王华, 郭红燕. 环境社会治理: 从理念到实践.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5年9月
郭红燕, 王华. 第四章 环境社会政策. 中国环境政策述评报告(2014年度).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6年9月
郭红燕, 刘民权. 贸易与环境.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0年9月
夏光, 王华, 郭红燕. 第五章 建立健全环境社会治理. 《2015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重塑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主编),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5年6月
郭红燕, 黄德生, 王华. 第八章 网络时代的生态环境治理. 《网络与治理——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2015》(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课题组主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5年8月 王华, 郭红燕. 中国城市水务需求侧管理. 《中国城市水效管理》(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主编), 北京: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14年9月
胡涛, 庞军, 郭红燕等. 第八章 实现绿色贸易转型. 《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实现绿色的经济转型》,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1年3月四、发表文章
郭红燕, 王璇, 李晓. 准确把握公参定位,切实推动有效参与. 世界环境, 2018(1): 48-51
郭红燕. 守法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底线. 中国环境报, 2018年05月11日
郭红燕, 王华. 我国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现状与改进建议. 环境?;? 2017(24):44-48
郭红燕. 环保社会组织如何参与环境治理工作. 中华环境. 2017(4): 22-24
郭红燕, 李晓. 探索完善党政部署—媒体曝光—部门落实机制. 中国环境报, 2017年12月08日
郭红燕.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离不开公众参与. 中国环境报, 2016年12月23日
郭红燕. 河长制健全河湖管理长效机制. 中国环境报, 2016年12月15日
王华, 郭红燕, 黄德生. 我国环境信息公开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国环境管理, 2016, 8(1): 83-91
王华, 郭红燕. 国家环境社会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环境?;? 2015(21)
王华, 郭红燕, 黄德生. 环境社会治理面临现实挑战. 中国环境报, 2015年10月22日
郭红燕, 黄德生, 王华. 我国基于互联网进行环境治理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环境可持续发展, 2014(6)
边永民, 郭红燕. 环境群体性事件应对的美国经验. 国际商法论丛(第12卷), 2014年3月
郭红燕, 高颖楠. 我国电子废弃物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WTO经济导刊, 2012(11)
韩立岩, 高东升, 郭红燕. 低碳立法的国际思路及启示. 国际经济合作, 2012(9)
郭红燕, 刘民权, 李行舟. 环境规制对国际竞争力影响研究进展.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1(2): 28-33
郭红燕, 宋旭娜. 环境规制与国际竞争力关系协调新视角. WTO经济导刊, 2011(2)
郭红燕, 陈琳, 温洁岚. 环境规制对我国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WTO经济导刊, 2011(8)
庞军, 胡涛,郭红燕等. “十二五”我国绿色贸易转型方案研究.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1(3)
胡涛, 吴玉萍, 庞军, 郭红燕等. 入世十年我国对外贸易的宏观环境影响研究.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1(3)
胡涛, 庞军, 郭红燕等. 实现绿色贸易转型——基于外贸部门“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研究. WTO经济导刊, 2011(5)
吴玉萍, 郭红燕. 把握《政府采购协议》谈判机遇, 促进我国环保产业发展. WTO经济导刊, 2011(1)
胡涛, 郭红燕和吴玉萍等. 美对我清洁能源政策301调查案的启示. WTO经济导刊, 2010(12)
郭红燕, 刘民权. 国际贸易的环境效应. 二十一世纪(香港), 2010(2): 4-13
刘民权, 郭红燕. 关于碳税和碳关税问题的一些认识——北大“碳税国际研讨会”综述. 气候变化动态. 2010
郭红燕, 刘民权. 第二届人类发展论坛——“环境与发展”国际研讨会综述,经济学动态,2010(4): 150-152
郭红燕, 刘民权.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 经世济民: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9.7
郭红燕, 刘民权. 贸易、城市化与环境——“环境与发展”国际研讨会综述. 经济科学, 2009(6): 5-13
郭红燕, 韩立岩. 环境规制与中国FDI区域分布. 经济问题, 2009(11): 13-17
Guo Hongyan, Han Liyan. The Impact of Chinese Industrial Exports on Environment.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formatics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iCBBE):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 Track (EPPH 2008), 上海, 2008.5. (EI检索)
郭红燕, 韩立岩. 外商直接投资、环境管制与环境污染. 国际贸易问题, 2008(8): 111-118
郭红燕, 韩立岩. 贸易自由化对我国环境的影响――基于我国工业行业数据.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8(3): 5-11
郭红燕, 韩立岩. 贸易自由化对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 企业经济, 2008(1): 142-145
郭红燕, 樊锋鸣. 绿色GDP的环境成本核算研究. 经济问题, 2007(7): 50-52
郭红燕, 樊锋鸣, 吴季松. 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实证研究. 科技导报, 2007, 8(16) : 42-48
施凤丹, 刘春平, 郭红燕. 基于SDA的结构效应对能源强度影响程度的实证研究. 企业经济, 2008(2): 99-101
施凤丹, 徐婕, 郭红燕. 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私人汽车拥有量影响的实证研究. 企业经济,2008(4): 106-108
郭慧志, 郭红燕, 施凤丹. 大脑与手: 从工业革命论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学研究, 2007S1: 178-183五、政策专报及调研报告:
田春秀, 郭红燕, 王璇, 张紫竹. 破解“邻避效应”重在“合力用心”——基于杭州九峰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调研. 调研报告, 2018年
郭红燕, 李晓. “党政部署-媒体曝光-部门落实”环境问题快速解决机制研究——基于浙江和四川乐山情况调研. 环境战略与政策研究专报, 2017年第47期
郭红燕, 王华. 我国环境纠纷化解之道及改进建议. 环境战略与政策研究专报, 2015年第56期
郭红燕, 黄德生, 王华. 互联网时代的环境治理. 环境战略与政策研究专报, 2014年第25期
王华, 郭红燕, 黄德生. 环境社会治理:概念、实践、挑战和建议. 环境战略与政策研究专报, 2014年第28期
王华, 郭红燕, 黄德生. 环境底线思维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战略与政策研究专报, 2014年第9期
王华, 郭红燕. 中国环境底线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环境战略与政策研究专报, 2014年第32期
王华, 郭红燕, 段红霞. 我国环境?;す诓斡氲南肿?、挑战及对策. 环境战略与政策研究专报, 2014年第41期
王华, 郭红燕, 侯文文等. 环境信息公开: 挑战和对策. 环境战略与政策研究专报, 2013年第25期
王华, 郭红燕. 关于全面改进我国环境社会治理工作的建议. 环境战略与政策研究专报, 2015年第16期
王华, 郭红燕, 黄德生. 关于加快改进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工作的建议. 环境战略与政策研究专报, 2015年29期
王华, 郭红燕. 新媒体时代环境事件舆情应对策略分析. 环境战略与政策研究专报, 2015年第6期
陈刚, 郭红燕等. 中哈跨界河流水环境问题及对策建议. 国务院专报, 2012年
郭红燕, 陈刚, 高颖楠. 中俄合作开展环境审计的对策研究. 环境战略与政策研究专报, 2012年第3期
郭红燕, 王华. 化解我国环境和经济双重压力——提高环境标准,大规模投入绿色技术改造. 环境政策法规参考, 2012年 -
专家简介
一、基本情况
黄德生,生态环境政策研究部主任助理,政策评估中心执行主任,副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领域:环境与经济政策评估、绿色发展与转型、资源环境价值评估
二、教育培训
2007.09-2013.07 北京大学 博士研究生 环境经济学与政策
2003.09-2007.07 中山大学 理学学士 环境科学
2011.11-2011.12 瑞典哥德堡大学 国际交流培训 资源与环境价值评估
2011.09-2012.07 法国图卢兹经济学院 联合培养博士生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三、工作经历
2017.07-至今 驻生态环境部办公厅研究室
2016.12-至今 政研中心 副研究员
2013.08-2016.12 政研中心 助理研究员
2007.09-2013.07 北京大学环境与经济研究所 研究助理
2011.09-2012.07 法国图卢兹经济学院资源经济研究室(LERNA) 研究助理
2007.09-2008.02 BELL绿色示范课程“环境技术的市场化” 助教
四、研究工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基于选择实验法的大气能见度价值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2016-2018,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交易政策模拟与成本效益分析(2016-2018,参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理论内涵、实现路径与政策创新(2016-2017,参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风险的环境治理多元共治体系研究(2016-2017,参与)
环保部项目(国家重大环境问题决策支持项目):长江经济带大?;び肼躺⒄棺ㄌ庋芯浚?016.1-2016.12,参与)
环保部项目(国家重大政策建议研究项目):日本绿色转型的成功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2016.9-2017.6,参与)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项目:中国摩托车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2016.8-2017.3,参与)
美国能源基金会项目:我国地方大气环境监管执法评价研究(2015.6-2016.10,参与)
佛山市环保局项目:佛山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政策体系研究(2015.6-2015.11,参与)
环保部项目:环境经济政策研究、制定与实施(环境底线政策研究,2014.1-2014.12,参与)
环保部项目:国家环境?;ふ铰跃霾咧С钟胝咂拦溃ɑ肪成缁岬鞑檠芯浚?014.1-2014.12,参与)
环保部项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思路研究(2014.2-2014.12,参与)
亚洲开发银行项目:国家“十三五”规划环境政策建议研究(2014.3-2014.11,参与)
美国能源基金会项目:中国PM2.5空气质量标准的经济分析(2010.6-2012.6,参与)
国家“863”计划项目:大气复合污染的区域调控和决策支持技术(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的环境影响和费效分析技术——珠三角大气污染损失评估研究,2007.1-2010.12,参与)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环保局项目:北京2008奥运会空气质量控制策略研究(2007.10-2008.10,参与)
欧盟项目:European Commission, 7th Framework Programme on Research,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Demonstration(中国空气质量健康损害价值评估,2010.6-2011.6,参与)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北京及近周边区域大气复合污染形成机制及防控措施项目(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控策略和措施研究,2009.4-2012.10,参与)
五、发表主要文章
Desheng Huang, Andersson Henrik, Shiqiu Zhang. Willingness to pay to reduce health risks related to air quality: Evidence from a choice experiment survey in Beiji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published online on 23rd Nov., 2017: http://www.tandfonline.com/eprint/NyQCqFRvZqACBNHnHIPN/full).
Desheng Huang, Jianhua Xu, Shiqiu Zhang. Valuing the health risks of 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China. Environ. Science and Policy, 2012, 15(1):38-47.
Chen Yushun, Zhang Shuanghu, Huang Desheng, et al.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how to make it in a green way?[J]. Science Bulletin, 2017, 62(9): 648-651.
黄德生, 张世秋. 大气能见度的环境经济价值评估:研究评述与展望. 生态经济, 2016,32(12): 135-141.
黄德生, 王华. 关于建立环境社会调查制度的思考. 环境?;? 2016,44(16): 54-56.
王华, 郭红燕, 黄德生(通讯作者). 我国环境信息公开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国环境管理, 2016, 8(01):83-91.
王华, 黄德生(通讯作者). 提高我国环保部门处理经济事务能力的建议. 环境?;? 2016, 44(03-04): 56-60.
郭红燕, 黄德生, 王华. 我国基于互联网进行环境治理的现状和问题及建议.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4, 39(6):33-39.
黄德生, 张世秋. 京津冀地区控制PM2.5污染的健康效益评估.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1):166-174.
黄德生, 谢旭轩, 穆泉, 张世秋. 环境健康价值评估中的年龄效应研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8): 63-70.
张世秋, 黄德生. 控制细颗粒污染 减缓环境健康损害. 环境?;? 2011, 16:25-26.
谢旭轩, 张世秋, 易如, 吴丹, 黄德生. 北京市交通拥堵的社会成本分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1):28-32.
黄德生. 推进地方环境监管执法信息公开与评价. 中国环境报,2016年7月12日.
黄德生. 地方环境监管执法如何优化?中国环境报,2015年10月21日. (并收录于2015年《中国环境报优秀理论文章集》)
王华, 郭红燕, 黄德生. 我国环境社会治理面临现实挑战[N]. 中国环境报, 2015-10-22.
六、参加主要学术会议
2017.11,《中国工业经济》青年学者论坛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前沿问题”研讨会,中国广州
2015.08,东亚环境与资源经济学年会(EAAERE),中国台北
2012.06,第19届欧洲环境与资源经济学家协会年会(EAERE), 捷克布拉格
2012.10,发展中国家环境与自然资源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法国克莱蒙-费朗
2011.06,第18届欧洲环境与资源经济学家协会年会(EAERE),意大利罗马
2010.11,发展中国家环境与自然资源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法国克莱蒙-费朗
2010.05,第16届可持续发展研究年会,中国香港
2009.07,环球中国环境专家协会(PACE)资源环境经济政策国际研讨会,中国昆明
-
专家简介
一、基本情况
李丽平,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国际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正高级工程师,亚太协同效应专家,亚洲水环境伙伴中国联络人,商务部环境产品专家,中韩自贸区谈判中国代表团成员。获得环境?;た蒲Ъ际踅?次,所领导的国际环境政策研究所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主持部级及国际合作课题30余项;独著1部,以第一作者出版中英文专著10部,发表期刊报刊文章60余篇。
二、工作履历
历任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工程师、高工、正高级工程师、综合室副主任、国际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所长。
三、荣誉获奖
获环境?;た蒲Ъ际醵冉保冉?,全国环保政务信息工作先进个人,所领导的国际环境政策研究所获环境保护部直属机关三八红旗集体、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获环境?;げ恐笔艋毓せ峁男醋饕?、二等奖和优秀奖等奖项。
四、研究工作
主持开展国际合作项目、部级(环境?;げ?、商务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亚专资、APEC基金、地方咨询等课题30余项。主要包括“中日污染减排与协同效应研究与示范项目”“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下以环保产业合作推动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研究”“环境与贸易投资项目”“美国环境政策研究”“APEC环境产品与服务(EGS)合作问题分析项目”“国际合作及履约”“工业企业污染物渗漏调研项目”等。
五、著作
《美国环境政策研究(二)》,2017,中国环境出版社,北京。第一作者
《国外生态环境?;ぞ橛肫羰尽?,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第二作者
《污染减排的协同效应评价》,2017,中国环境出版社,北京。第一作者
《Assessment of the Co-benefits of Air Pollution Control on GHG Emissions Reduction》, 2017,中国环境出版社,北京。第一作者
《APEC环境产品与服务》,2016,中国环境出版社,北京。第一作者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Free Trade Agreements》, Li Liping, Zhang Bin, Yuan Qingdan, China Environment Press, 2016
《美国环境政策研究》,2015,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北京。第一作者
《自由贸易协定中的环境议题研究》,2015,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北京。第一作者
《Development Report on Trade in Environmental Services》,2013,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北京。第一作者
《环境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12,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北京。第一作者
《污染减排的协同效应评价及案例研究》,2012,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北京。第一作者
《环境政策的经济分析:案例研究与方法指南》,2011,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第三作者
《中国CDM与可持续发展》,2010,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北京。副主编
《环境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中国的影响》,2007,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北京。独著
六、论文发表
主要期刊论文
李丽平,李瑞娟,徐欣,肖俊霞,浅谈台湾地区排污许可制度及其对大陆的意义,环境科学与技术,2017.7
李丽平,李媛媛,高佳,美国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经验及对中国的建议,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7.4
李丽平,李媛媛,高颖楠,李瑞娟,在中国当前同等发展阶段时的美国环境保护措施研究,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6.5
李丽平,张彬,肖俊霞, TPP的“环境标准”及对中国的影响趋势,对外经贸实务,2016.7
李丽平,李瑞娟,徐欣,夏扬,借鉴美国州周转基金经验创新我国水环境领域投资模式,环境?;?,2015.15
李丽平,高颖楠,周婷,姜欢欢,借鉴美国经验控制我国船舶大气污染,环境?;?,2015.1
李丽平,肖俊霞,张彬,加快我国环境服务政府采购市场开放的若干问题[J], 对外经贸实务. 2014, 12.
李丽平,张彬,陈超 TPP环境议题动向、原因及对我国的影响,对外经贸实务,2014.7,P11-14
张彬 李丽平 柴琪,以“稀土案”为例试论中国环保如何融入国际贸易框架,环境?;?,2014年第8期
李丽平,张彬,APEC环境产品清单对中国的影响及其战略选择,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4年第3期
李丽平,张彬,APEC环境产品与服务合作进程、趋势与对策,亚太经济,2014年第2期。符合影响因子1.537,综合影响因子0.733
李丽平,转型下的制药行业“治污良方”,环境经济,2013.12
李丽平,环境服务,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13,中国商务出版社,2014.3
张彬,李丽平,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与全球环境治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1
李丽平,2012,促进环境与贸易协调,构建绿色贸易体系,环境经济,2012.6
毛显强,宋鹏,李丽平,等,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环境经济影响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李丽平等,2012,湘潭市“十一五”总量减排措施对温室气体减排协同效应评价研究,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2年第1期
李丽平等,2011,全球环境服务业发展趋势及驱动力,环境经济,2011.11
李丽平等,2011,中国自贸区谈判环境与贸易问题分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1年第3期
李丽平等,2010,污染减排的协同效应评价研究——以攀枝花市为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增刊第2期
冯相昭、李丽平等,2010,中国CDM项目对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第7期
李丽平,2010,从低碳先进生英国,中国能学些什么,绿叶,第4期
李丽平,2009,以环境政策调整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第12A期
李丽平,2009,应对气候变化切莫忽视污染减排的协同效应,环境保护,第12B期
胡涛,李丽平,2009,WTO环境服务贸易谈判和中国的利益,中国环保产业,第12 期
李丽平,2009,气候贸易助力节能减排,环境经济,第1期
李丽平,2008,自贸区谈判——中国环境服务业战略转型的重要机遇,中国环保产业,第4期
李丽平,2008,构筑我国绿色贸易体系的对策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第2期
李丽平等,2008,国际贸易视角下的中国碳排放责任分析,环境?;?,第3B期
胡涛 李丽平,2008,如何在环境服务贸易谈判中凸显中国利益,WTO经济导刊,第12期
田春秀 李丽平,2008, CDM项目中的技术转让:问题与政策建议,环境保护,第11A期
李丽平等,2008,以环保手段“绿化”贸易增长,环境?;?,第8A期
李丽平,2008,化工行业贸易政策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第8A期
主要报刊文章
李丽平,张彬,以绿色贸易为抓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环境报》2017.5.16
李丽平,李媛媛,高颖楠,美国同等发展阶段有哪些环保经验值得借鉴?《中国环境报》2017.2.14第三版
李丽平,肖俊霞,政府采购应对违法企业关门,(获《中国环境报》“我为环境质量改善献一策”征文二等奖)《中国环境报》2016.3.2第一版
李丽平,张彬,肖俊霞,赵嘉,TPP的环境标准到底有多高?(入选《中国环境报二O一五年优秀理论文章汇编》),《中国环境报》2015.12.1第二版
李丽平,TPP来袭,是又一个绿色壁垒吗?《中国环境报》2015.11.12第四版
李丽平,李瑞娟,徐欣,确立排污许可制的核心管理地位,(入选《中国环境报二O一五年优秀理论文章汇编》),《中国环境报》2015.10.13第二版
李丽平,张彬,将环境融入综合决策 ——看中韩自贸协定中环境章节的新突破,《中国环境报》2015.7.16第四版
李丽平 高颖楠 姜欢欢,利用经合组织发展中心平台推动环境发展进程,《中国环境报》2015.7.14第二版
李丽平,张彬,肖俊霞,积极推动开展环境与贸易投资议题,《中国环境报》2015.3.3第二版
李丽平,张彬,积极推动APEC环境产品与服务合作(入选《中国环境报二O一四年优秀理论文章汇编》),《中国环境报》2014.11.4第二版
李丽平 高颖楠 周婷,莫迪时代的中印环境合作之路,《中国环境报》2014.7.10第四版
张彬 李丽平,如何应对未来资源类贸易纠纷,《中国环境报》,2014.04.11第四版
张彬 李丽平,稀土案给我们哪些启示,《中国环境报》,2014.04.11第四版
李丽平 张彬 陈超 赵嘉 肖俊霞,加快自贸协定环境?;ひ樘馓概校ㄈ胙 吨泄肪潮ǘ﨩一四年优秀理论文章汇编》2015.4证书),《中国环境报》2014.1.24第二版
李丽平,中瑞自贸协定强化环境内容,《中国环境报》2013.6.18第四版
李丽平,做大环境服务业还缺什么?《中国环境报》2013.4.15第六版
李丽平,环境产品缘何受APEC关注?《中国环境报》2012.9.11第二版
李丽平,环境产品清单制定应遵循哪些原则?《中国环境报》2012.8.14第二版
李丽平,尚宏博,借鉴国际法原则创新环境政策,《中国环境报》2012.7.11第二版
夏光 王华 李丽平 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国环境报》2012.7.3第二版
李丽平,加强环境?;ぬ嵘示赫?,《中国环境报》2012.2.8第二版
李丽平等,全球环境服务业发展趋势及驱动力分析,《中国环境报》2011.10. 25第二版
李丽平等,日本地震余殃未了,《中国环境报》2011.4.12第二版
李丽平等,内外兼修增加抗压能力,《中国环境报》2011.2.21第二版
李丽平,低碳经济需透过现象看本质,《中国环境报》2010年6月3日第2版
李丽平,中国特色低碳经济之路怎么走,《中国环境报》2010年2月23日第4版
李丽平等,中国的CDM项目是否促进了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1月27日第5版
李丽平等,CDM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中国环境报》2010年1月26日第四版
李丽平,建设“两型”社会需发挥协同效应,《中国环境报》2010年10月15日第2版
李丽平 胡涛,扫清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制度障碍,《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6月5日第5版
李丽平 周国梅,发展低碳经济是必然选择——日本建设低碳社会对我国的启示与政策建议,《中国环境报》2009年10月14日第7版
李丽平等,欧盟气候变化政策新动向的启示和建议,中国环境报 2009年1月13日第4版)
李丽平,谁该为碳排放埋单?《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1月26日
李丽平,明晰政府职责 开拓区域市场——加拿大环境服务业发展特征及启示,《中国环境报》2006.2.21第4版
胡涛,李丽平,德国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及其启示,连载在《中国环境报》2005年5月13日、17日、20日、24日第4版
胡涛,李丽平,挪威绿色GDP与绿色核算及其启示,《中国环境报》2005.12.13第4版
李丽平,从非典看环境信息公开化,《中国环境报》2003年6月24日第4版
-
专家简介
一、基本情况
李萱,1975年出生,吉林人?;肪臣喙苎芯渴遥ɑ肪澄廴驹鹑伪O昭芯坑爰际醴裰行模?,副研究员,博士。
二、教育经历
2005-2009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博士,2000-2003清华大学法学院环境法专业硕士,1994-1998中南政法学院经济法专业学士。
三、研究工作
主要从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政策与环境监管政策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研究课题。作为技术负责人参与环保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研究”、“环境污染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研究”,“水污染防治监管体制改革研究”,“污染防治监管体制改革研究”,“我国地方环保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等,水专项“水污染防治法律规范体系协调性评估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基于环境风险防范原则的环境与健康政策法律制度比较研究”,主持司法部“我国环境风险制度体系构建研究”,主持中国法学会“我国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法律构成研究”,发表多篇核心期刊论文,出版学术专著1部,译著1部。
-
专家简介
一、基本情况
李媛媛,女,1989年9月出生,工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现为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国际环境政策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国际环境政策比较研究室室主任。针对国际环境合作需求,在中美、中加和中欧环境合作关系等领域开展国际环境合作战略研究。针对国内生态环保工作的需求,在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控制、排污许可制度、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效应等领域开展前瞻性及相关环境政策的比较研究
二、研究工作
主持或参与开展国际合作项目、部级(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UNEP、欧盟、日本海外协力中心、地方咨询等课题20余项。主要包括“中日污染减排与协同效应研究与示范项目”“固定源大气污染防治”“国际合作及履约”“中欧环境与绿色经济合作项目”“粤港澳大湾区环境政策与合作机制研究”“港口铁路集疏运环境成本效益分析”等
三、发表文章
李丽平,王彬,李媛媛. 企业违法获得的经济利益应成行政处罚关键要素.《中国环境报》,2019
李丽平,黄新皓,姜欢欢,孙飞翔,李媛媛(通讯作者).第三方在中国台湾地区排污许可制度实施中的作用及启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8.5
李媛媛,李丽平,姜欢欢,王渊奇,黄新皓. 中国台湾地区排污许可执法经验及启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8.4
李媛媛,李丽平,黄新皓. 美国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控制的启示,环境经济,2018.5
李媛媛,黄新皓,李丽平. 美国臭氧污染防治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世界环境,2018.1
李媛媛,刘金淼,黄新皓,等. 美国湖泊水环境管理的启示,环境经济,2018.7
姜欢欢,李媛媛,刘黎明,等. 美国土壤污染风险管理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世纪环境, 2019.3
姜欢欢 原庆丹 李丽平 张彬 李媛媛 黄新皓. 从参与者 贡献者到引领者——我国环保事业发展回顾,紫光阁, 2018.11
李丽平,李媛媛(通讯作者),高佳. 美国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经验及对中国的建议,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7.4
李丽平,李媛媛,高颖楠. 美国同等发展阶段有哪些环保经验值得借鉴?《中国环境报》2017.2.14第三版
李丽平,李媛媛(通讯作者),高颖楠,李瑞娟. 在中国当前同等发展阶段时的美国环境?;ご胧┭芯?,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6.5
四、著作
《美国环境政策研究(二)》,2017,中国环境出版社,北京.第三作者
《国外生态环境?;ぞ橛肫羰尽罚?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章节作者
-
专家简介
钱勇,男,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经济学硕士学位。1994年7月在国家环保局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参加工作,1996年11月调入国家环保局机关,2007年6月任办公厅研究室主任,2013年12月任环境?;げ堪旃敝魅?,2018年1月起兼任部党组机要秘书,2018年9月任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副主任、部党组机要秘书。现任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
专家简介
一、基本情况
女,高级工程师,在职硕士。现任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环境经济政策首席专家。2006-2011年任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法规室副主任(主持工作),现任中国环境学会绿色金融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委委员、中国环境?;げ敌嵴哂刖奂ㄒ滴被岣敝魅挝?、《环境经济研究》编辑委员会委员,2000年和2006年先后赴日本京都大学、瑞典隆德大学就进行研修和交流。自1994进入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以来,长期从事环境政策研究,研究领域涉及环境经济政策、环境管理制度、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为环保部及相关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大量重要决策支持
二、研究项目
作为项目负责人或骨干研究人员先后参与完成环保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法制专题、环保公益项目《环境经济政策总体设计与示范》、“十一五”水专项专题《水污染防治法律规范协调性研究》、环保部《环境经济政策制定、实施与评估》、《环境经济政策与绿色供应链政策研究》、《污染防治监管体制研究》、《绿色经济机制与创新政策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し?gt;修改框架研究》等近百项国家重点研究项目,牵头或重点参与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重要国际合作项目及地方合作项目,研究涉及环境与贸易政策、环保督查监管体制、绿色生产与消费政策、政府绿色采购等领域,代表环保部参加WTO环境与贸易议题谈判,参加多项国际学术交流,并受邀赴联合国总部及OECD出席会议并发言,主笔完成各类环境政策研究报告百余份,政策专报几十份,多次获中央领导和部领导批示,成为环保部和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要决策依据
三、荣誉获奖
2006年当选全国环境法制先进个人,2001年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7年率领所在部门被评为环保部“三八”红旗集体
四、论著文章
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参考》、《中国环境报》、《环境?;ぁ返热ㄍ戏⒈砺畚?0篇,出版专著1部,合著20余部
孙炳彦
研究员,退休干部,研究领域:环境战略、环境评价与规划、环境经济政策、环境管理专家简介
一、基本情况
孙炳彦,研究员,退休干部,研究领域:环境战略、环境评价与规划、环境经济政策、环境管理。1976年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技术装备研究院转业至山西省太原市三废治理办公室(后改为环境?;ぐ旃遥翁谢肪潮;ぜ嗖庹荆蒲兴┐笃治觥⑶楸ㄊ?、业务室、仪器分析、综合治理等科室负责人。1984-1993年,任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能源经济研究所环境经济研究室主任(其中1989-1993年在太原市河西区人民政府挂职副区长)。1993-2002年,国家环境?;ぞ郑?998年改为环境?;ぷ芫郑┗肪秤刖谜哐芯恐行?,2002年退休。
二、研究工作
自从事环境?;すぷ饕岳?,先后承担研究课题数十项(包括WB、UNDP、UNEP等国际合作项目),其中以主持(或技术负责)、主要参加完成者为主?;竦檬〔考犊萍冀蕉冉绷酱危〔考犊萍冀饺冉币淮?,全国科技信息优秀成果三等奖一次,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一次,市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一次,中国“八五”科学技术成果一次。出版各种论著十余部(均为合著),发表学术论文180多篇,其中获奖论文20多篇。退休后,在多处担任顾问或参与多个专家组活动。
田春秀
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领域:气候变化应对、国际环境政策、环境社会治理等专家简介
一、基本情况
田春秀,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环境工程专业硕士
二、工作履历
1994年11月至今 国家环境?;ぞ只肪秤刖谜哐芯恐行?国家环境?;ぷ芫只肪秤刖谜哐芯恐行?环境?;げ炕肪秤刖谜哐芯恐行?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1989年7月至1994年11月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情报研究所/国家环境?;ぞ智楸ㄑ芯克?/p>
三、获奖情况
作为项目负责人之一主持开展的“中国清洁发展机制(CDM)关键政策研究与能力建设项目”荣获环境?;た蒲Ъ际醵冉保ㄅ琶诙?;
获得“十一五”国家环境?;た萍脊ぷ飨冉鋈?。
四、研究工作
气候变化领域。多次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和国内外各种重要会议。近年来,先后主持或作为核心人员参与“亚太地区工业部门温室气体减排项目”“西气东输工程环境协同效应研究”“中美协同效应政策影响研究—以总量控制政策为案例”“中欧CDM促进项目”“中澳水环境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项目”“我国城市常规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决策支持研究”“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协同控制政策与示范研究”“水泥行业碳排放强度控制路径优化研究”“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的制度实践及其对碳排放交易的启示”“控制短寿命气候污染物的环境与气候效应”“应对气候变化与大气污染治理协同控制政策研究-聚焦短寿命气候污染物和非道路移动放源”等20多个研究项目。参与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国家信息通报相关章节的编写。
其它领域:主持开展了“国家重大环境问题决策支持项目”“东北亚环境管理联合研究项目”“国外环境管理体制研究”等;参与了“国家环境宏观战略研究项目”“中国能源技术项目”等。
-
专家简介
一、基本情况
王彬,男,汉族,1977年5月生,河南濮阳人,2003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高级工程师,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理事。
二、工作履历
2003年7月至今,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其间先后借调部环境与发展中心党委办公室、部政法司、部机关党委)
三、获奖情况
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先进人员(2016)、中国环境报优秀理论文章奖(2014)、中日友好环境?;ぶ行挠判愕吃保?006)。
四、研究工作
(一)生态环境部法治工作技术支持
2004年-2017年,负责部政法司“环境立法的技术支持”课题,支持环境?;しǖ?部法律、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等8部行政法规起草论证工作,起草按日连续处罚、公益诉讼等重要制度立法论证材料。
2017年-2018年,负责部政法司 “环境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及依法行政的技术支撑”课题,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依法行政调研;
2015年,负责部环监局“环境监察人员监管失职责任追究机制研究”课题,开展“尽职履职”问题研究;
(二)生态环境改革研究
研究生态环境责任追究,参与起草《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
研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参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起草。
(三)国家重大生态环境法治课题研究
参与水专项“国家和流域水环境?;し芍贫却葱录捌涫痉堆芯俊?,担任项目骨干及公益诉讼子课题负责人;
参与“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环境法制保障专题,担任项目骨干;
参与科技部重大专项课题《环境?;しā沸薅┛蚣苎芯?,担任项目骨干。
(四)地方生态环境法治研究工作。
负责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鄂尔多斯市环保局专业技术服务项目》之一,研究起草鄂尔多斯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配套办法(2017年);
负责《广东省环境保护责任考核工作机制研究》(广东省“十三五”环境?;ぶ卮笳呶侍庋芯孔涌翁猓?016年),研究修订《广东省环境?;ぴ鹑慰己税旆ā?;
负责《吴忠市环境?;ぞ值丶妒谢肪沉⒎ǚ裣钅俊罚?016年),研究起草大气地方立法。
参与中欧环保协会委托的《河北省环境?;す诓斡胩趵菲拦溃?016年)。
五、著作
中国环境政策述评报告(2014年度)(负责法治篇),中国环境出版社2016年;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概论(第8作者,负责撰写排污许可一章),中国环境出版社2016年;
二氧化碳总量控制区域分配方法研究(第5作者,负责撰写欧盟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分配制度),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年;
环境公益诉讼(第2作者),法律出版社,2007年;
六、论文发表
王彬,梁璇静,我国饮用水水源?;ぶ贫认肿醇巴晟平ㄒ椋肪潮;?,2016,21:29-35
王彬,国外巨额污染赔偿对我国环境法制的启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1,36(4):41-43
王彬,推进企业信息公开 保障公众环境知情,环境?;?,2011,11:19-21
王彬,86亿美元赔偿的启示,环境?;ぃ?011,6:56-57
王彬,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是环境应急管理的重要措施,中国环境管理,2009,3:36-40
别涛,王彬,环境违法应当实行“按日计罚”,环境?;ぃ?007,Z1
王建生
环境健康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博士,研究员,研究领域:统计学方法应用、疾病负担测量理论与方法、流行病学调查的抽样设计、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与方法研究、大型医学研究数据管理技术与方法wang.jiansheng@prcee.org
专家简介
一、基本情况
王建生,男,1975年8月出生,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博士,研究员,现任环境?;げ空哐芯恐行幕肪秤虢】凳葜行闹魅?,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统计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统计学方法应用、疾病负担测量理论与方法、流行病学调查的抽样设计、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与方法研究、大型医学研究数据管理技术与方法,具有扎实的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知识和良好的项目组织、协调管理能力
二、研究工作
在科研方面,先后主持了环境?;げ俊叭氐愕厍肪秤虢】底纯鲎ㄏ畹鞑槭葜行慕ㄉ琛?、公益性行业专项“大气细颗粒物与臭氧污染健康危害归因危险度评价及案例研究”和“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基本数据集与信息共享关键技术研究”、原卫生部“2007年中国居民自报健康调查”、“大型流行病学调查常用抽样设计的设计效率估计与评价”等项目;作为主要研究者参与了“环境重金属污染健康损害补偿标准及指标体系研究”、WHO“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培训教材开发与培训”、卫生部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社区儿童哮喘预防控制适宜技术研究”等科研项目。在政策研究方面,2011年起负责环境与健康数据中心建设工作,并组织开展国家环境与健康政策研究,牵头编制了《国家环境?;ぁ笆濉被肪秤虢】倒ぷ鞴婊贰豆一肪潮;せ肪秤虢】倒ぷ靼旆ǎㄊ孕校返日呶募?,以及组织编制了《环境信息元数据标准HJ-720》《环境与健康数据字典》等多项环境与健康领域技术标准。在教学方面,2002年起承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协和公共卫生学院教学工作,主讲卫生统计学、卫生经济学、卫生信息学、医学科研方法与现场调查技术等课程,并于2007年被聘为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硕士导师,已先后指导毕业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硕士研究生7名
三、科技获奖
曾获2006年北京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一项,2009年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一项。
四、社会兼职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数据分析研究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健康医疗大数据食品安全与卫生营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政策与技术评价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健康统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公共卫生信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与健康数据标准与信息共享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和“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重点专项评审专家
-
专家简介
一、基本情况
王璇,女,1986年生。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环境社会治理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领域为环境社会治理、环境治理技术应用等,专注于环境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及环境社会风险防范等。
二、教育及工作背景
2016年2月至今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期间借调部环评司) 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2011年7月-2016年1月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研发工程师
2008年9月-2011年7月 北京师范大学 环境科学专业 硕士
2004年9月-2008年7月 山东农业大学 资环/英语(双)专业 本科
三、研究工作
参与或负责国家或省部级、地方咨询等各类研究课题10余项。主要包括“低温环境石油污染土壤的作物-微生物协同修复技术研究” (863计划课题)“污染土壤快速淋洗装备研制”(863计划课题)“国家环境社会治理制度建设支持项目”“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公众满意度调查及社会参与机制研究与支持项目”“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及评价体系建设”“广东省环境?;ざ嘣仓文J胶突蒲芯俊钡?。
四、获奖情况
获得部多封表扬信或感谢信;获得5项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五、主要文章
王璇,郭红燕,宁少尉.中国土壤污染防治公众参与现状及完善对策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9(7):864-869.
王璇,郭红燕,郝亮,等.我国水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与实践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8, 43(06):86-90.
郭红燕,王璇,李晓.准确把握公参定位,切实推动有效参与[J].世界环境, 2018(1): 48-51.
郭红燕, 王璇.我国土壤环境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华环境, 2018(12):37-40.
郭红燕,王璇,刘卓男,李晓.杭州九峰垃圾焚烧项目环境社会风险化解的经验启示[J].世界环境, 2018(6):33-36.
王璇,于宏旭,熊惠磊,马骏.南方某典型矿冶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及修复建议[J].环境工程学报,2017,11(06):3823-3831.
王璇,熊惠磊,马骏,夏凤英,裴宇.废弃铬盐厂土壤中铬的赋存特征及异位淋洗修复可行性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16,10(11):6746-6752.
王璇,于宏旭,熊惠磊,等.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特征识别及防控模式探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6, 41(3):30-34.
熊惠磊,王璇,马骏,夏凤英,等.适用异位淋洗修复技术的铬污染土壤条件探究[J].环境工程,2016,34(11):155-161.
熊惠磊,王璇,马骏, 夏凤英,等..多级筛分式淋洗设备在复合污染土壤修复项目中的工程应用[J].环境工程,2016,34(07):181-185.
Xuan Wang,Hongqi Wang,Fei Hua. Immobilization of Petroleum Hydrocarbon-degrading Bacteria and Its Degrading Characteristics.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 (EPPH2011). -
专家简介
一、基本情况
王勇,男,1989年生,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高级工程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绿色发展、环境经济
二、教育及工作背景
2015年7月至今,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环境战略与理论研究部,助理研究员/高级工程师
2012年9月-2015年7月,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劳动经济学专业,经济学博士
2010年9月-2012年7月,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专业,经济学硕士
2006年9月-2010年7月,安阳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管理学学士
三、获奖情况
荣获2016年及2017年政研中心先进个人,中国环境报优秀理论文章,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讨会优秀论文奖等。
四、研究工作
生态环境部.迈向美丽中国生态环境?;ふ铰杂胧凳┭芯肯钅浚?018年.子课题负责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论新实践新体制研究,2017年.子课题负责人
环境?;げ?国家环境战略决策支持项目,2017.年.参与
联合国环境署项目.中国工业园区绿色转型研究—以江苏省为例,2017年.参与
中国环境国际合作委员会项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2016年.参与
广东省环保厅项目.广东省“十三五”环境?;ぶ卮笳呶侍庋芯浚?016年.子课题负责人
联合国环境署项目.联合国绿色经济行动伙伴计划—江苏省绿色经济促进项目,2016年.参与
全球绿色增长研究所项目.“十三五”中国绿色增长路线图研究,2015年.参与
英国驻华使馆繁荣基金项目.中国新一轮城镇化的环境风险与对策研究,2015年.参与
五、发表文章
期刊文章:
王勇,李雅楠,俞海.环境规制影响加总生产率的机制和效应分析[J].世界经济,2019,42(2):97-121.
Yong W.,Haiying L.,Jiangwen G.,Zijun Z.,Hai Y..Spatial Evolution of Green Development at Provincial Level in China,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9.
王勇,李海英,俞海.中国省域绿色发展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特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28(10):96-104.
王勇,郝翠红,施美程.环境污染激发公众环境关注了吗[J].财经研究,2018,44(11):106-124.
张彩云,苏丹妮,卢玲,王勇.政绩考核与环境治理——基于地方政府间策略互动的视角[J].财经研究,2018,44(5):4-22.
吴舜泽,王勇,林昀.生态环保视角下的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J].环境?;?2018,46(06):17-20.
王勇,俞海,李海英,等.强化环保督查的经济影响分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8(1).
夏光,王勇,刘越,等.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さ睦沸员浠痆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8(1).
王勇,陈洁,施美程.环境规制、地方政府竞争与劳动力需求溢出[J].环境经济研究,2017(4):49-71.
王勇,俞海,张永亮,等.城镇化演进对资源环境的需求和影响预测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7,24(11).
俞海,王勇,张永亮.我国城镇化、环境污染及其风险识别[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7,42(6):7-13.
张彩云,王勇,李雅楠.生产过程绿色化能促进就业吗——来自清洁生产标准的证据[J].财贸经济,2017,38(3):131-146.
王勇,李雅楠,李建民.环境规制、劳动力再配置及其宏观含义[J].经济评论,2017(2):33-47.
俞海,王勇,张永亮,等.“十三五”中国绿色增长路径识别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S1):1-8.
施美程,王勇.环境规制差异、行业特征与就业动态[J].南方经济,2016,V35(7):48-62.
王勇,俞海,张永亮,等.中国环境质量拐点:基于EKC的实证判断[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26(10):1-7.
Pang Z,Wang Y,Xing H B.The Experimental Evidences,Theoretical Explanation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of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Science,2016.
张永亮,俞海,王勇,等.关于《水污染防治法》修订中加强经济政策手段的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2016,8(3):43-47.
俞海,张永亮,王勇,等.全球可持续发展,我们经历了什么?[J].环境经济,2015(z7):16-17.
张永亮,俞海,王勇,等.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亦此亦彼?[J].环境经济,2015(za):24-25.
王勇,李建民.环境规制强度衡量的主要方法、潜在问题及其修正[J].财经论丛,2015(5):98-106.
王勇,刘厚莲.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的减排效应及污染治理投入的影响[J].经济评论,2015(4):17-30.
报纸文章:
俞海,刘越,吴舜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实质、体系特征与时代意义,中国环境报,2018年6月15日.
俞海,王勇,李海英.环保督查成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器,中国环境报,2018-01-25(003).
俞海,王勇,韩孝成.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环境报,2017年10月18日.
俞海,王勇.中国污染物排放峰值的分析与预测,中国环境报,2016年12月1日.
王勇,俞海,夏光.构建内生机制推动贫困地区绿色发展,中国环境报,2016年11月1日.
俞海,张永亮,王勇.全球环境治理将往何处去?中国环境报,2016年5月19日.
六、著作
王勇.环境规制的就业效应:劳动力需求、再配置及福利[M].中国环境出版社,2018.
-
专家简介
一、基本情况
韦正峥,环境健康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副研究员,医学博士,研究领域:数据中心及信息共享、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环境与健康政策研究等
二、教育及工作背景
07/2013- 环境?;げ炕肪秤刖谜哐芯恐行模肪秤肷缁峁芾硌芯坎?,环境健康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09/2008-06/2013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环境?;せ肪秤虢】抵氐闶笛槭遥窖Р┦?nbsp;
09/2003-06/2008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预防医学系,本科
三、研究工作
参与环保部工作项目“全国重点地区环境与健康专项调查-数据中心建设”及环保公益项目“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基本数据集与信息共享关键技术研究”,参与或负责《国家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报告(2014)》《环境与健康网络舆情分析》《我国进口固体废物健康风险评估》《日本转型成功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典型区域基于健康效益评估的大气污染控制策略研究》等研究。参加编制《国家环境?;ぁ笆濉被肪秤虢】倒ぷ鞴婊贰痘肪秤虢】倒ぷ鞴芾戆旆ā贰痘肪承畔⒃莨娣丁罚℉J 720-2017)及《环境与健康数据字典(第一版)》。
四、发表文章
Zhang S, Wei Z, Liu W, et al. Indicators for Environment Health Risk Assessment in the Jiangsu Province of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15;12(9):11012-11024.
韦正峥,张淑杰,邢晶晶等. 区域环境健康综合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2015,11:3489-3495.
韦正峥,陈子易,黄炳昭等.顺应国际形势推动环境与健康工作融入环保主流[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6,33(11):1020-1024.
韦正峥,金笛,邢晶晶等.天津港“8?12”爆炸事故后续处理中的环境与健康问题[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6,33(10):938-939.
韦正峥,黄炳昭,张淑杰等. 高度关注石棉污染逐步推进石棉禁用政策[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05:20-22.
韦正峥,金笛,黄炳昭等.2016年我国环境与健康事件网络舆情分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7,42(02):17-21.
韦正峥,黄炳昭,金笛等. 2015年我国环境与健康网络舆情分析[J]. 情报杂志,2016,06:75-79+69.
韦正峥,张淑杰,杨瑞星等. 2014年我国环境与健康事件网络舆情分析[J]. 环境与健康杂志,2015,05:446-447.
韦正峥,王建生,张淑杰等. 2013年我国环境与健康事件网络舆情分析[J]. 环境与健康杂志,2014,09:825-827.
韦正峥,李淑英,王晖等. 医护人员手卫生状况及洗手液消毒效果的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19(18): 2437-2439 .
宛悦,韦正峥. ?;せ肪?nbsp;关爱健康 切实推进环境与健康管理工作[J].环境健康展望(中文版)2009; 117(2C):2.
Wei Z, Song L, Jie W, et al. Maternal exposure to di-(2-ethylhexyl)phthalate alters kidney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in offspring[J]. Toxicology Letters, 2012, 212(2):212-21.
吴玉萍
总师办《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编辑部执行主编,研究员,博士,研究领域:环境与贸易,环境与贫困,绿色经济,wu.yuping@prcee.org专家简介
一、基本情况
吴玉萍,1963年11月出生,1986-1999在山东大学经济学院从事《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教学13年(1996年在职获山东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2002年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学博士学位,并毕业到政研中心从事环境政策研究(并负责原国家环保总局WTO环境与贸易专家组总协调工作)。2011年担任《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执行主编。主要参加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国际合作项目10余项、地方合作项目10余项,其中主持专题研究20余子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独立或第一作者70余篇;出版独立、第一作者、第三作者著作3部;主要参编著作10余部,英文著作1部;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项。研究成果涉及的领域:生态经济、环境经济、绿色经济、环境贸易、废旧资源进口、可持续政府采购、环境与贫困、环境服务等。
二、奖励情况
1.《贸易布局理论与实践》独立作者,获1995年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95年山东省青年联合会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5年山东对外经济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1995年山东大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21世纪环境与贸易》第一作者,获1997年山东大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3.《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1996年获山东大学优秀硕士论文奖
4.《黄土高原地区生态脆弱与贫困互动机理研究》奖2002年中科院博士论文地奥奖
5.原国家环保总局政策法规司2007年征文优秀奖(第三作者)
6.原国家环保总局办公厅2005年全国环保系统政务信息工作先进个人奖
7.原环境保护部环境与发展中心2008年、2009年、2010年研究信息专报先进个人奖
8. 中国工程院和环保部2010年《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先进个人奖
9.《山东经济》,主要参编,1997年山东省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10.《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研究》主要参编,2001年全国“五个一”工程著作奖-
专家简介
一、基本情况
杨姝影,环境经济与管理政策研究部副主任,高级工程师,研究领域: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环保信用、生态补偿等绿色金融政策研究与制度设计,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等。
二、研究工作
2005年8月,参与环境?;しㄐ薷墓ぷ?;
2005年9月-2006年10月,参与国合会“生态补偿机制”研究项目,主要负责生态补偿战略与政策框架专题研究;
2007年4月-2008年4月,参与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中“中国环境经济政策”专题研究,主要承?!傲饔蛏钩フ摺毖芯浚?/p>
2007年-2008年,参与西藏自治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负责“自然?;で钩セ啤辈糠值难芯抗ぷ鳎?/p>
2007年4月-2008年11月,参与国合会“环境与健康管理体系与政策框架”研究,负责“环境与健康管理体系”专题研究工作;
2007年9月-2009年2月,作为主要参与人,参加原环境保护部与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合作项目“绿色信贷国际经验研究”项目;
2008年4月-2009年11月,参与国合会“能源效率与环境?;ぞ谜摺毖芯?,主要参与“绿色信贷”专题研究;
2008年7月-2011年4月,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世界自然基金会“造纸行业绿色信贷指南”项目,为银行业评估造纸行业环境风险提供技术支持;
2008年9月-2010年12月,作为主要参与人,参加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2008年1月-2010年4月,作为主要参与人,参加原环境保护部城市环境问题调查系列项目;
2009年2月-2010年10月,作为主要参与人,参加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中外银行业环境政策对比研究”项目,为中国银行业了解国际先进环境管理提供支持;
2009年2月-2009年12月,参与延安市创建国家环境?;つ7冻鞘泄婊嘀葡钅?;
2008年7月至今,作为主要参与人,参加原环境?;げ?“国家环境经济政策及配套名录制定”项目,负责绿色信贷政策研究;
2009年7月-2011年3月,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英国大使馆战略基金“钢铁行业绿色信贷指南”,为银行业评估钢铁行业环境风险提供技术支持;
2010年7月-2013年,参与科技部公益项目“环境经济政策框架与示范研究”项目,负责绿色信贷专题研究及报告撰写;
2011年9月-2013年3月,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英国大使馆战略基金“基于证据的绿色信贷评估”项目,建立了评级银行绿色信贷执行情况指标体系及企业环境绩效指标体系;
2012年4月-2013年7月,参与国合会“可持续消费”项目的“可持续消费政策框架”专题研究;
2012年10月-2014年,作为主要参与人,参加美国能源基金会“中国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支持绿色信贷政策需求研究”项目;
2015年至2016年,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英国-中国繁荣战略基金(SPF)“基于调查分析的中国环保领域创新投融资机制的财政激励政策方案设计”项目;
2017年开始,作为项目负责人,就环境监督执法与经济发展、环境?;び刖梅⒄瓜嗷ス叵档冉蟹治鲇肫拦馈?/p>
三、著作论文
杨姝影.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环境?;ぃ?011(16):11-13.
杨姝影,蔡博峰,曹淑艳编著.国际碳税研究[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年07月
杨姝影,蔡博峰,曹淑艳等,编著.二氧化碳总量控制区域分配方法研究[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2年08月
李华友,杨姝影,李黎.绿色信贷加快德国转入绿色发展轨道[J].环境?;?2010(7):67-69.
CB Wang,LX Zhang,SY Yang,MY Pang.A Hybrid Life-Cycle Assessment of Nonrenewable Energy and Greenhouse-Gas Emissions of a Village-Level Biomass Gasification Project in China[J].Energies,2012,5(8):2708-2723.
环境?;げ炕肪秤刖谜哐芯恐行目翁庾?“十三五”时期我国环境经济政策创新发展思路、方向与任务[J].经济研究参考,2015(3):32-41.
杨姝影,文秋霞. 生态环保与高质量发展是良性互动关系[N].中国环境报,2018-01-10(003).
文秋霞,杨姝影.以生态环保严管推动高质量发展[N].中国环境报,2018-05-18(003).
杨小明
综合部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博士,高级工程师,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期刊编委。研究领域:环境宏观战略、环境经济政策、工业行业环境?;ふ摺⑴┮蹬┐寮吧;?,yang.xiaoming@prcee.org
专家简介
一、基本情况
杨小明,中国人民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博士,高级工程师,现任生态环境部政策研究中心综合部副主任,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期刊编委。研究领域:环境宏观战略、环境经济政策、环境政策评估等。
二、研究经历
先后主持了生态环境部课题“平板玻璃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实施评估项目”、“我国煤电环保价格政策评估项目”、我国环境?;せ鹫哐芯?、绿色供应链政策推进机制研究等十余项。承担了环保公益性项目“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生态功能区的影响及适应机制研究”,参与了环保公益项目“我国环境经济政策总体效果评估政策总体效果评估”、大气专项“典型建材行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分析与排放标准体系实施评估”、“我国7大行业重污染产能退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黑龙江省畜禽养殖业环境?;ふ哐芯俊?、“我国铅酸蓄电池回收体现现状评估及对策研究”、 “地方环保体制改革研究”、 “生态文明目标指标及政策创新研究”、黄河中上游煤化工区战略环评研究、沈阳绿色样板城创建规划、国合会可持续消费与绿色发展专题研究等30多项研究。
三、培训经历
2009年 法国巴黎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环境与发展展望培训
2010年 韩国国际合作机构(KOICA)环境?;び肼躺⒄古嘌?/p>
2014年 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 绿色发展研修班
四、荣誉获奖
2012年环??蒲Ъ际踅蕉冉?项,环境?;げ恐笔艋毓せ峁亩冉?,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工作先进个人。
五、论著文章
先后在《资源科学》、《气候变化研究进展》、《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中国报道》杂志《中国环境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
殷培红
生态环境法治与体制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博士,研究领域:生态文明,农业农村、流域水环境、自然生态?;?、气候变化等方面的法规政策评估与制度设计,研究方法注重社会调查、高级统计分析和空间区划,yin.peihong@prcee.org
专家简介
一、基本情况
殷培红(1968年10月—),女,回族,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博士/教育学硕士/地理学学士,研究生学历,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环境法规与体制研究部主任。民盟中央第12届生态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第11届生态环境委员会委员、第10届经济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第13届政协委员。民盟北京市委第11届、12届委员,民盟北京市委第11届、第12届城建与环境资源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原生态创建)评估专家库专家。美国阿肯色大学、美国农业部流域管理与牧草管理研究中心、台湾政治大学访问学者。2014年北京市三八红旗手奖章获得者。
作为第一作者或核心作者公开发表代表性著作12本、研究论文数十篇,其他参编著作5部,各类内部决策支持技术报告三十多份。
近十年来,作为业务骨干为环保部承担的党中央、国务院等文件起草和改革任务提供技术支持,主要包括: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思路、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指标体系、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及责任追究制度、按流域设置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机构、跨地区环?;故缘惴桨浮⒊そ饔蛩肪彻芾硖逯聘母?、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突出短板的建议、国家十三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生态恢复与保护专题、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会议文件及《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全国政协人口环资委委托环保部承担的“建立和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府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中组部第三、五批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生态文明主题编写、中国工程院,环保部组织的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总体战略研究及综合报告,以及建国60周年环保专题展览内容脚本设计等。
主持或作为技术骨干承担了科技部环保公益性科研专项《生态系统管理方式下的环境管理体制研究》、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水专项《国家和流域水环境?;し芍贫却葱录捌涫痉堆芯俊返热嘞罟一蚴〔考犊蒲邢钅浚切屑际踉钅俊吨泄肪潮;す芾硖逯朴肴肆ψ试纯⒋葱卵芯俊?、联合国妇女署《中国社会性别视角的气候变化脆弱性研究》等4项国际合作项目。
政策研究同时,还致力于生态文明和环境?;さ确矫娴目破蘸团嘌倒ぷ?。2015年环保部科普类科学技术进步奖,中组部第三批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环保部组织编写的《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5完成人)。
2016年获得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十二五’环??破展ぷ飨冉鋈恕比儆坪拧?018年《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概论》(第一副主编)入选第二批全国环保优秀培训教材。
二、获奖情况
2010年,环保部表彰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工作先进个人。
2010年,环保部表彰环保系统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国庆系列活动先进个人。
2014年,北京市妇女联合会、总工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予“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荣誉称号”。
2015年环保部科普类科学技术进步奖,中组部第三批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环保部组织编写的《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5完成人)。
2016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授予“‘十二五’环??破展ぷ飨冉鋈恕比儆坪拧?/p>
2018年,《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概论》(第一副主编)入选第二批全国环保优秀培训教材。
2016年,获民盟北京市委“盟务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2013年,获民盟北京市委 “北京市优秀盟员”称号。
2015年“殷培红等赴新加坡、澳大利亚进行流域水环境?;ち⒎傲饔蚬芾砘蒲踅涣髑榭霰ǜ妗比胙 痘肪潮;げ渴判愠龇帽ǜ妗贰?/p>
2014年,《农村环保机构能力建设调研报告》(第一作者)获得部直属机关公文写作技能大赛二等奖。
三、主要项目业绩
1 生态系统管理方式下的环境管理体制研究【201209054】 环保公益性行业专项 负责人 2012-2013
2 “水体污染控制战略与政策”主题《水环境管理体制与污染减排管理创新示范研究项目》【2013ZX07602-002】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水专项 技术负责人 2013-2015
3 中国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与人力资源开发创新研究【TA7915-PRC】 亚行技术援助项目 项目组长研究助理 2013-2015
4 基于区域行业关联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驱动力研究【415715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子任务负责人 2016-2019
5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指标体系设计及政策创新 环保部财政预算课题 第一完成人 2010-2014
6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指标评价方法及配套政策研究 环保部财政预算课题 负责人 2016-2017
7 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制度研究 环保部财政预算课题 负责人 2018-2020
8 生态环保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成效评估 环保部财政预算课题 负责人 2018-2020
9 跨地区环?;故缘闫拦?环保部财政预算课题 负责人 2018-2020
10 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机制研究 环保部财政预算课题 负责人 2018-2020
11 京津冀大气环境管理机构试点 环保部财政预算课题 负责人 2018-2020
12 “全球环境变化应对技术研究与示范” 的子课题“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的检测与分析技术研究”【2007BAC03A11-09】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研究骨干 2007-2010
13 温室气体统计及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环保部财政预算课题 子课题负责人 2008-2011
14 中国社会性别视角的气候变化脆弱性研究 联合国妇女署 负责人 2015-2016
15 妇女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角色研究 联合国妇女署 负责人 2013-2014
16 “以奖促治”政策深化及其管理制度完善 环保部财政预算课题 负责人 2013
17 我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制度分区管控及土地利用格局优化政策研究 环保部财政预算课题 负责人 2016
18 农村环保体制机制综合改革与配套政策研究 环保部财政预算课题 负责人 2017-2018
19 构建国家城市环境空间治理体系的管理制度和技术规程 环保部财政预算课题 负责人 2018-2020
20 环保部第三批城市环境总体规划试点《贵安新区城市环境总体规划》 贵州省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管委会 负责人 2015-2017
21 城市环境质量分区管控技术方法与政策、体制机制研究 环保部财政预算课题 负责人 2016-2017
22 国家环境规划研究—COD和氨氮排放量区域差异的因素分解和行业关联分析 环保部财政预算课题 负责人 2013
23 国家环境规划研究—多污染物排放监管和减排共性行业选择研究 环保部财政预算课题 负责人 2014
24 国家环境规划研究—区域联防下总量分配、责任共?;铺逯?环保部财政预算课题 负责人 2015
四、代表性著作、论文清单
专著类
1. 殷培红, 和夏冰,王彬等. 生态系统方式下的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研究[M], 中国环境出版社,2017.
2. 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编著.完成人:殷培红,朱玫,马茜,等.农村环境?;び肷拿鹘ㄉ鑋M].中国环境出版社,2017.
3. 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编著.完成人:原庆丹,殷培红,马丽,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概论[M].中国环境出版社,2016.
4. 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编著.完成人:殷培红, 李宗尧,李蓓蓓,等.城市生态文明建设[M].中国环境出版社,2015.
5. 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编著.完成人:殷培红,李宗尧,马丽,等.生态文明知识50问[M].中国环境出版社,2014.
6. 殷培红, 冯相昭等, 译著. Steve Vanderheiden 编著. 政治理论与气候变化 [M],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8(上半年即将出版).
7. 殷培红,陶卫春,梁璇静等. 中国社会性别视角的气候变化脆弱性研究 [R], 联合国妇女署,2016.
8. 殷培红, 王媛,李蓓蓓. 金融?;爸饕锰逦率移寮跖怕肪堆芯?[M], 中国气象出版社,2014.
9. 殷培红, 董文福,王媛.温室气体排放环境监管 [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2.
10. 殷培红. 气候变化与国家粮食安全脆弱区 [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
11. 中国工程院,环保部.统稿人:杨朝飞,石立英,夏光,原庆丹,殷培红等.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综合报告卷[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2011.
12. 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完成人:任勇,张坤,原庆丹,步雪琳,殷培红等.《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M].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
13. 中国古地理——中国自然环境的形成.科学出版社,2012.第9章.
14. 全球环境变化视角下中国粮食、水与健康安全问题研究.气象出版社,2011.第5章.
15. 中国碳排放的历史与现状.气象出版社,2011.第1、6章.
16. 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技术方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第7章.
17. 中国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估初步研究.科学出版社,2008.第5章、第11章.
期刊(截至2018-04-01)
环境管理体制
18. 殷培红.中国环境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6,41(02):7-11. 被引次数:3
19. 殷培红.日本环境管理机构演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世界环境,2016(02):27-29. 被引次数:1
20. 殷培红,和夏冰.建立国家公园的实现路径与体制模式探讨[J].环境保护,2015,43(14):24-29. 被引次数:6
21. 杨志云,殷培红,和夏冰.政府部门职责分工及交叉的公众感知:基于环境管理领域的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5(06):82-87. 被引次数:7
22. 殷培红,梁璇静.环境管理体制研究清单[J].环境经济,2015(15):9-12.
23. 殷培红,和夏冰,武翡翡.大生态,大环境,怎么管?——关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六个问题[J].环境经济,2015(15):13-14.
24. 殷培红.合理确定部门职能边界[J].环境经济,2014(06):22. 被引次数:1
流域水环境管理
25. 杨志云,殷培红.流域水环境?;ぶ捶ǜ母?体制整合、管理变革及若干建议[J].行政管理改革,2018(02):38-42.
26. Runzhe Geng, Peihong Yin, Qianru Gong, Andrew Sharpley, Xiaoyan Wang. BMPs optimization to improve the economic viability at farm scale in upper watershed of Miyun Reservoir, Beijing, China [J]. Water, 2017, 9, 633
27. 耿润哲,殷培红(通讯作者),马茜.基于关键源区识别的饮用水水源?;で芯縖J].环境科学研究,2017,30(03):329-339. 被引次数:2
28. 耿润哲,殷培红(通讯作者),原庆丹.红枫湖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区划[J].农业工程学报,2016,32(19):219-225. 被引次数:4
29. 和夏冰,殷培红.澳大利亚水管理法律规定及启示:基于《水法》[J].国土资源情报,2017(12):15-20.
30. 和夏冰,殷培红.澳大利亚流域规划的法律规定及启示[J].国土资源情报,2017(09):19-24.
31. 殷培红,耿润哲. 推进流域水环境质量管理体系建立[N]. 中国环境报,2017-03-28(003).
32. 陈有鑑,殷培红.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控,改善水环境质量——《国家环境?;ぁ笆濉惫婊方舛羀J].环境?;?2012(08):62-63. 被引次数:7
温室气体及行业减排政策
33. 和夏冰,殷培红,王媛.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工业源氨氮行业转移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7,39(04):439-443+450.
34. 和夏冰,殷培红.工业行业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的产业关联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6,39(09):214-220.
35. 和夏冰,殷培红.工业部门间COD排放的影响关联分析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39(06):36-39.
36. 王媛,程曦,殷培红(通讯作者),张雪花.影响中国碳排放绩效的区域特征研究——基于熵值法的聚类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3,28(07):1106-1116. 被引次数:24
37. 贺蓉,殷培红,杨宁.废弃物领域协同减排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途径[J].中国环境管理,2011(04):32-36. 被引次数:7
38. 李蓓蓓,殷培红,方修琦,杨小明.德国实现京都减排目标的原因分析[J].资源科学,2011,33(03):588-594. 被引次数:7
39. 殷培红,方修琦,李蓓蓓.主要经济体1990-2007年温室气体排放变化及其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11,20(01):166-175. 被引次数:5
40. 殷培红.美国政府温室气体政策变化分析及启示[J].环境经济,2009(09):38-42. 被引次数:8
41. 殷培红,王彬.温室气体排放环境监管制度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2,37(01):50-54. 被引次数:7
42. 殷培红,赵毅红,裴晓菲.温室气体减排监管政策的国际经验[J].环境?;?2009(11):59-61. 被引次数:18
43. 殷培红.跨学科集成研究雾霾成因[J].北京观察,2016(07):26-27.
44. 殷培红,赵毅红,贲越.加强城市热环境控制,减轻热岛效应,推动“绿色北京”建设[J].科技促进发展,2009(04):5-11. 被引次数:1
45. 殷培红,武翡翡,崔学勤,等. 1990—2007年英国减排路径及策略分析[A].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1:7.
46. [5]赵丹, 殷培红(通讯作者),韩兆兴. 怎样看待“碳交易”下的行业减排效果[A].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1:6. 被引次数:2
47. [6]殷培红,裴晓菲. 温室气体减排监管政策的国际经验[A].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四届环境与发展中国(国际)论坛论文集[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げ?、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环保联合会,2008:7.
生态文明与农业农村环境?;?
48. 马茜,殷培红,耿润哲.荒山如何变绿岭? 核桃之乡诞生记[J].环境经济,2017(21):54-58.
49. 马茜,殷培红,耿润哲,梁璇静.关于农村垃圾治理中政府、村民、市场的多元共治探索——以桐庐县为例[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7,42(02):28-30. 被引次数:2
50. 殷培红.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理念提升[J].环境经济,2012(12):13-17. 被引次数:5
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
51. 殷培红,方修琦,张学珍,戚发全.中国粮食单产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评价[J].地理学报,2010,65(05):515-524. 被引次数:38
52. 殷培红,方修琦,云雅如.中国粮食安全脆弱区的识别及空间分异(英文)[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09,19(05):532-544. 被引次数:29
53. 方修琦,殷培红,陈烽栋.过去20年中国耕地生产力区域差异变化研究[J].地理科学,2009,29(04):470-476. 被引次数:44
54. 殷培红,方修琦.中国粮食安全脆弱区的识别及空间分异特征[J].地理学报,2008(10):1064-1072. 被引次数:39
55. 方修琦,殷培红.弹性、脆弱性和适应——IHDP三个核心概念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07(05):11-22. 被引次数:140
56. 殷培红,方修琦,马玉玲,田青.21世纪初中国粮食短缺地区的空间格局和区域差异[J].地理科学,2007(04):463-472. 被引次数:52
57. 殷培红,方修琦,马玉玲,田青.21世纪初我国粮食供需的新空间格局[J].自然资源学报,2006(04):625-631+678. 被引次数:96
58. 殷培红,方修琦,田青,马玉玲.21世纪初中国主要余粮区的空间格局特征[J].地理学报,2006(02):190-198.被引次数:48
-
专家简介
一、基本情况
张彬,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国际环境政策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环境与贸易投资组组长,中韩、中日韩等自贸区以及中美、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中国代表团成员。主持部级及国际合作课题20余项;参与出版中英文专著5部,发表期刊报刊文章20余篇。
二、教育及工作履历
07/2012- 环境?;げ炕肪秤刖谜哐芯恐行?,国际环境政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高级工程师
09/2009-07/2012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理学博士
10/2010-09/2011 横滨国立大学,国际社会科学研究院,经济学联合培养博士
09/2007-07/2009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区域经济,经济学硕士
09/2004-07/2007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资源科学与工程,理学学士
09/2003-07/2004 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实验班
三、荣誉获奖
荣获政研中心2017年先进个人,环境报优秀理论文章,积极参与相关谈判,荣获商务部、环保部多封感谢信。
四、研究工作
主持开展国际合作项目、部级(环境?;げ?、商务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APEC基金、UNEP、APEC秘书处等课题20余项。主要包括“环境与贸易投资项目”“APEC环境产品与服务(EGS)合作问题分析项目”“国际合作及履约”“绿色贸易”“固体废物进口管理措施经济影响评估”等。
五、著作
《APEC环境产品与服务》,2016,中国环境出版社,北京。第二作者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Free Trade Agreements》, Li Liping, Zhang Bin, Yuan Qingdan, China Environment Press, 2016
《自由贸易协定中的环境议题研究》,2015,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北京。第二作者
《Development Report on Trade in Environmental Services》,2013,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北京。第三作者
《环境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12,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北京。第三作者
六、发表论文
李丽平,张彬,肖俊霞, TPP的“环境标准”及对中国的影响趋势,对外经贸实务,2016.7
李丽平,肖俊霞,张彬,加快我国环境服务政府采购市场开放的若干问题[J], 对外经贸实务. 2014, 12.
李丽平,张彬,陈超 TPP环境议题动向、原因及对我国的影响,对外经贸实务,2014.7,P11-14
张彬 李丽平 柴琪,以“稀土案”为例试论中国环保如何融入国际贸易框架,环境?;?,2014年第8期
李丽平,张彬,APEC环境产品清单对中国的影响及其战略选择,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4年第3期
李丽平,张彬,APEC环境产品与服务合作进程、趋势与对策,亚太经济,2014年第2期。符合影响因子1.537,综合影响因子0.733
李丽平,张彬,转型下的制药行业“治污良方”,环境经济,2013.12
张彬,李丽平,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与全球环境治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1
主要报刊文章
李丽平,张彬,以绿色贸易为抓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环境报》2017.5.16
李丽平,张彬,肖俊霞,赵嘉,TPP的环境标准到底有多高?(入选《中国环境报二O一五年优秀理论文章汇编》),《中国环境报》2015.12.1第二版
李丽平,张彬,将环境融入综合决策 ——看中韩自贸协定中环境章节的新突破,《中国环境报》2015.7.16第四版
李丽平,张彬,肖俊霞,积极推动开展环境与贸易投资议题,《中国环境报》2015.3.3第二版
李丽平,张彬,积极推动APEC环境产品与服务合作(入选《中国环境报二O一四年优秀理论文章汇编》),《中国环境报》2014.11.4第二版
张彬 李丽平,如何应对未来资源类贸易纠纷,《中国环境报》,2014.04.11第四版
张彬 李丽平,稀土案给我们哪些启示,《中国环境报》,2014.04.11第四版
李丽平 张彬 陈超 赵嘉 肖俊霞,加快自贸协定环境?;ひ樘馓概校ㄈ胙 吨泄肪潮ǘ﨩一四年优秀理论文章汇编》2015.4证书),《中国环境报》2014.1.24第二版
赵毅红
研究员,退休干部专家简介
一、基本情况
赵毅红,女,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退休干部。
二、学历工作履历
1982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学专业,获工学学士;2002-2011年任《环境科学动态》执行主编。
三、研究工作及成果
曾从事轻工行业污染检测和污染治理及控制方法的研究、乡镇工业污染控制环境经济政策研究、环境污染损失计算估算方法研究、体制转轨时期环境政策框架体系研究、地区级减排CO2和SO2的对策研究、清洁生产政策研究、可持续能源体系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科技支撑与服务体系研究。主持编制了《郑州市创建国家环境?;つ7冻鞘泄婊贰ⅰ朵鸷邮写唇ü一繁D7冻鞘泄婊?;参与了《黑龙江七台河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河北省文安县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安徽省阜南县国家农业(林业)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实施方案》的编制;参与了清洁生产国家标准《工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工业清洁生产审核指南编制通则》、《服务业清洁生产审核指南编制通则》、《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 技术导则》、《工业和通信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技术要求编制通则》的研究、起草、制定。主要著作:《清洁生产导论》、《清洁生产技术与工程实例》、《环境化工技术及应用》、《室内污染检测与控制》;主要论文:《环境损失知多少》、《中国环境污染损失的经济计量与研究》、《快速测定造纸废水中氯离子的方法》、《层次分析法在乡镇工业污染原因分析中的应用》、《全国大气污染损失估算》、《清洁生产的实施--可持续城市化的必由之路》、《清洁生产政策的实施障碍分析》、《规划环评存在问题分析》、《发展我国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是环境应急管理的重要措施》、《温室气体减排监管政策的国际经验》、《推进低碳城市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环境污染损害及其经济评估的统一概念框架》、《关于改进规划环评工作的建议》、《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